上一页|1|2|3|4|5|6|7|8|9|10|11|下一页
/11页

主题:【衡水房天下 签到有礼】衡水房天下2012年3月19日打卡签到帖

发表于2012-03-19


57岁的母亲,3年10次来重庆,她的目的只有一个——劝儿子回河北老家,到国企端个“铁饭碗”。27岁的儿子在母亲的“折腾”下,多次逃离,女友分了、工作辞了、手机关了。

面对这出“劝儿进国企”的荒唐剧,很多人在讨论“是否应该选择体制内就业”。然而这根本不是关键,这位母亲在事件中表现出的变态母爱,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认真剖析的。


如果国企真的好,儿子就真的该去吗?

为什么很多“成功者”感觉活得没意思?

为什么父母最擅长以“爱”的名义剥夺孩子的选择权?

小鸟关在笼子里,有吃有喝,不用担心风吹雨淋,但小鸟依然渴望天空。人何尝不是如此?父母孩子之间的代购问题究竟要如何解决?
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
本期推荐电影——辛德勒的名单
剧情介绍——
《辛德勒的名单》真实地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·辛德勒在第二次大战期间保护11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。
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1908年4月28日出生于现捷克境内的摩拉维亚。二战初期是个国社党党员。他好色、会享受,是当地有名的纳粹分子中的坚定分子。他很善于利用与冲锋队头目的关系攫取最大资本。在被占领的波兰,犹太人是最的劳工,因此这位精明的发战争财的辛德勒在他新创办的搪瓷 厂只雇用纽伦堡种族法中规定的牺牲者。这些人得到搪瓷厂的一份工作,因此也就得到暂时的安全,没有受到杀人机器的肆虐,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。在他那儿工作的人都受到从事重要战争产品工作的保护:搪瓷厂给前线部队供应餐具和子弹。
到了1943年,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遭受到的残酷血洗,使辛德勒对纳粹的最后一点幻想破灭了。他早就知道德国人建造的火葬场及煤气室,早就听说,浴室和蒸气室的喷头上流出的不是水,而是毒气。从那时起,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:尽可能更多地保护犹太人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。他制定了一份声称他的工厂正常运转所"必需"的工人名单,通过贿赂纳粹官员,使这批犹太人得以幸存下来。他越来越受到违反种族法的怀疑,但他每次都很机智地躲过了纳粹的迫害。他仍一如既往地不惜冒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。当运输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车错开到奥斯威辛--比尔肯利时,他破费了一大笔财产把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厂。
不久,苏联红军来到了克拉科夫市,向在辛德勒工厂里干活幸存的犹太人宣布:战争结束了。下大雪的一天晚上,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,获救的11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,他们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他,以证明他并非战犯。同时,其中一人敲掉自己的金牙,他人把它打制成一枚金戒指,赠送给辛德勒。戒指上镌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:“Whoever saves one life,saves the world entire.(当你挽救了一条生命就等于挽救了整个。)”辛德勒忍不住流下眼泪。他为自己还有汽车和一颗金质胸章而懊侮,因为这样的一颗如果将它卖掉的话至少可以多救出一个人,这样的一辆汽车卖掉的话至少可以多救出三十个人。辛德勒为他的救赎行动已竭尽自己一切所能。他在战争期间积攒的全部钱财,都用来挽救犹太人的生命。
战后,辛德勒在瑞士的一个小镇隐居下来,身无分文,靠他曾经救助过的犹太人的救济生活。过了几年,辛德勒在贫困中死去。按照犹太人的传统,辛德勒被作为"36名正义者"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。
影片结束时,是辛德勒的坟墓,那些在战前曾经获得辛德勒救助,而几十年后已步入暮年的犹太人,以及他们在片中对应的演员一起走过坟墓,都在墓碑上放一个代表"感恩永远不变"的石块作为敬礼。
发表于2012-03-19
人家外国的海报真是好看~
发表于2012-03-19
3-19 签到
周一好!
发表于2012-03-19
签到
发表于2012-03-19
签到
发表于2012-03-19
引用:希澈如金在2012-3-19 8:34:44写道:原帖

查看更多精彩图片>>57岁的母亲,3年10次来重庆,她的目的只有一个——劝儿子回河北老家,到国企端个“铁饭碗”。27岁的儿子在母亲的“折腾”下,多次逃离,女友分了、工作辞了、手机关了。
面对这出“劝儿进国企”的荒唐剧,很多人在讨论“是否应该选择体制内就业”。然而这根本不是关键,这位母亲在事件中表现出的变态母爱,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认真剖析的。
如果国企真的好,儿子就真的该去吗?
为什么很多“成功者”感觉活得没意思?
为什么父母最擅长以“爱”的名义剥夺孩子的选择权?
小鸟关在笼子里,有吃有喝,不....
 
 这个跟我国传统文化有关
发表于2012-03-19
引用:wangsheng04在2012-3-19 9:02:20写道:原帖
  这个跟我国传统文化有关

 
 父母在,不远游
发表于2012-03-19
引用:wangsheng04在2012-3-19 9:02:46写道:原帖
  父母在,不远游

 这些思想在这些父母身上依然存在,谈不上对错。
 
发表于2012-03-19
打卡
发表于2012-03-19
打卡
上一页|1|2|3|4|5|6|7|8|9|10|11|下一页
/11页